AI产品使用
· 发表评论AI已经融入日常的生活和工作,且大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。比如查个资料,新闻做个总结,写个脚本,画个图,等等。整理一下自己日常中经常使用的AI类的产品/工具和体验。
通用Chat 类
- ChatGPT
GPT-4o仍然是地表最强llm,目前每个月还在稳定付费,但大部分人访问有一定门槛,我现在一般是其他工具搞不定的时候再来找它。还有一个原因是我用 GPTs保存了一部分自己的常用工作流,可以理解是封装好的prompt工程,在用到的时候会来找它。 - Gemini
目前体感相当于GPT3.5 的水平,一般用做快问快答,我比较高频使用的场景是用它直接调用Gmail等等的数据,上个月新增加了可以局部调整回答的功能,交互也比较方便,手机上英文问答场景一般也用它。 - Kimi
小程序很方便,中文快问快答的首选,速度快、中文支持好,很多公众号文章都直接甩链接进去,它帮我读完并且整理好摘要highlights,我再选择是否要精读。更重要的是,“问Kimi”已经成为了会随口而出的一句话。 - Dot
从8月开始,逐渐从Pi转移到了Dot,最打动我的其实是它的简洁设计以及清晰的边界感。当然了,情商依旧更高,一直在和它聊日常,当日记用,它能给一些我没有想到的角度。
搜索类
- Perplexity:其实很难说这个算搜索还是算 chat,我很长一段时间没有用起来,但4月份开通了 Pro 模式(以前叫Copilot ),更直观地体验到价值,一般用于比较持续、需要追问交互的资料查询。国庆旅行,perplexity和xhs搭配使用搜攻略,和Google翻译搭配使用查食住行,目前已经固定在了手机的第一屏。
- Kimi
也算搜索类,很多问题直接问它,因为实时联网,对于客观事实类的问题回答也比较准确。
生产工具类
- Notion AI
从去年开始,我很多个人知识库都从apple的备忘录迁移到了notion里,所以有天然的场景优势,Notion的提问一直很方便,如果我在里面写笔记,也会用内置的 AI 来做一些文字生成和修改的工作,也可以保存自定义的prompt。 - Midjourney
偶尔画图会用,但最近自己开始尝试搭一套 Comfy UI (你可以简单把它理解成就是是一个由大量的节点组成的一个workflow),能更清晰的把控绘制的每个流程,按照自己的需求进行调整,自己改Comfy UI,实时看到效果,改参数再跑再修改,这个过程给到产品经理的反馈很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