← HIPVOGUE | 生活

小米SU7高速事故

· 25 条评论

3月29日小米SU7高速事故后,身边很多人都在关注,有些人买了小米股票,这几天股票跌了不少。首先事故肯定都是大家不希望发生的,但是已经发生了就要理性看待。

目前支持小米的人的观点大概有3点:

1.事故原因待查,不宜过早归责‌

交通事故的成因复杂,可能涉及驾驶员操作、道路环境或其他车辆干扰。在官方调查结果公布前,将事故简单归咎于车辆本身有失公允。小米作为新势力车企,对安全性能的投入有目共睹,应避免以个案否定整体。

‌2. 小米快速响应,体现企业责任感‌

事故发生后,小米第一时间配合调查,并表态将公开透明处理。这种态度值得肯定,相比某些车企的消极应对,小米展现了企业的责任担当。

‌3. 智能驾驶辅助需正确理解‌

若事故涉及智驾功能,需明确其本质是“辅助”系统,驾驶员仍需保持专注。小米SU7的智驾方案标定保守,且多次强调用户需遵守交规,不应因个别案例否定技术进步的意义。

认为小米做得不好的也大致有3点:

‌1.新势力品控与经验不足‌

小米作为跨界车企,缺乏传统车厂的制造积淀,SU7交付初期即曝出事故(如此前麋鹿测试争议),引发对品控稳定性的担忧。此次高速事故若与车辆性能相关,将加剧用户对“赶工上市”的质疑。

‌2. 过度宣传智驾功能或误导消费者‌

小米发布会曾强调SU7的智能驾驶能力,但实际路况复杂,过度宣传可能导致用户高估系统能力。此次事故若涉及智驾误判,将印证行业对“营销噱头>实际安全”的批评。

‌3. 危机处理存疑,数据透明度关键‌

小米虽表态配合调查,但需公布完整行车数据(如刹车记录、传感器日志)以自证清白。若回避关键信息,恐被质疑“重营销轻责任”。

这个事故,你怎么看?

# 小米# 汽车# 事故# SU7# 企业# 股价

已有 25 条评论

  1. 类似事故多了,国家肯定会出手

    1. 可能会有新的法规出台

  2. 把生命全交给智能驾驶终究是要出问题的。

    1. 我朋友圈有个屌毛还发在高速上的智驾视频,大夸特夸,炫得不行,要不是不太熟,我就评论他傻B了。

      这里面我有个疑惑点就是智驾数据是留存在小米的远端服务器上,车都烧掉了,谁能证明这数据就是该车的数据呢,小米拿出来就是吗?

    2. 嗯嗯,还是得靠自己

  3. 我还是习惯开车手握方向盘,眼看前方路况,累了就下服务区休息一下,高速不敢开小差啊。甚至我连定速巡航都不怎么愿意开。

    1. 我也是,开车必须集中注意力

  4. 智驾就不是根本问题啊。根本问题是,就算操作失误了、撞车了,就该被烧死吗?不是说烧的多了,别人也烧,大家都烧,你烧就对。

  5. 作为一位新能源汽车用户(理想车主),这几天看到小米汽车三个女孩的这起事件,事故的发生令人痛惜,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令人惋惜,确实值得让人同情,特别是没开车的两个人。
    但从理性角度出发,我们也应该看到,随着新能源与智能汽车的迅猛发展,技术尚处于不断完善的过程中,NOA在不同车型中仍需车主投入学习和理解,它不是自动驾驶的代名词。经常在网上看到国人作死的视频,这起事件中的驾驶者并非车主本人,事发时的驾驶行为和车辆设置是否合规,都需要更细致的调查。
    事件发生后网络上的舆论迅速倾斜,不乏一些带有明确指向性的言论,精准指出产品的问题、甚至刀刀致命,放大恐慌,也容易被竞争者利用,进一步抹黑智能汽车产业。
    作为旁观者,我们既要为逝者哀悼,也要为行业保持基本的公正。技术的进步需要代价,也需要包容。一个品牌从研发到落地,倾注了无数工程师的心血。我们反对无脑吹,也反对无脑黑,更不能以一种“非死不可”的态度去对待技术革新。这种极端化的情绪不仅无助于问题的解决,反而可能成为阻碍进步的另一种悲剧。

    1. 赞同。这事故痛心,技术尚不完善,操作细节待查。舆论过激易伤行业,我们要理性哀悼,公正待之

  6. 作为车企来讲,小米要走的路还很长,毕竟其他车企已经积累了几十年的经验。小米以科技赋能,对安全投入也有目共睹,扎实安全才是基础,但提酥七我的第一感觉就是各种快,貌似这也是一直宣传的主题,会潜移默化我的思维。当时买车的时候,就是冲各种高科技尤其是自动驾驶买了顶配,但是实际使用一次没敢用过,连自适应巡航都没敢用过。

  7. 电车的加速度还是太强了,不适当限制,年轻人很难驾驭。

  8. 舆论导向扭曲了,第一时间居然不是追究问责借车车主和肇事者(死),反倒第一时间去问责车企,这是国产色的待遇。

    1. 打错咯,是国产车~。替三个女生惋惜,哎~应该只能宣传“辅助性”而且不是全全主导驾驶,这个得严抓。

      1. 我们现在过分的推行新能源主义了。

        前阵子我们小区搞了个充电桩入库,照理说是谁主张谁签名,但是物业竟然是谁反对谁签名,无意见算默认同意。我是油车主义者,所以我持反对意见,因为小区车库入口限高2米,这样要是真烧起来了,消防车都进不来,然后车辆第三方责任险也就300万左右,要是真有一起,找谁赔?要是烧坏楼栋主体结构,一栋楼价值四五亿,损失算业主吗?这些都没有落实,业委会强行通关,我内心是一万只草泥马的。

        可以理解电车车主需要方便,想装充电桩,业主群里有人建议在小区的室外路面停车位开放充电桩,还遭遇群里八婆恶语相向辱骂...各种无脑吹电车新能源,什么响应政策,说新能源环保,我是不喜争的人,不然我得问她啥是环保,用电环保是吗?那电力是哪来的,我们国家的电力一半还是火力发电。

        1. 很多人缺少独立思考能力,都是跟着别人的言论

      2. 安全意识还是得提高

  9. 我没有开过新能源汽车,我没有接触过智能驾驶,所以我对这方面没有什么感受和发言权。
    但是我认为无论什么情况下,都应该首先问责驾驶员,人控制车是必须的,而不是都依赖于自动化。
    我现在是小米手机的用户,但是我应该不会买小米的汽车。

    1. 是的,必须人控制车,这样才安心

  10. 小米su7确实很帅 加速度确实也挺猛 开这车心态不平的话确实很容易出事 (当然了 我想说的是 不是这车 而是大部分的电车 都是如此 应该适当的限制一下了)

    1. 嗯嗯,驾驶员也还是要格外注意

  11. Huo Huo

    我感觉现在很多人理解错误了,把自动驾驶跟辅助驾驶搞混了,还有就是电车提速是真快啊,还是慢点开吧,管好自己的脚。

    1. 嗯嗯,自己的生命还是要自己掌握

添加新评论